【中國幕墻網】由于近年來新建建筑在設計時的玻璃板面尺寸越來越大以及各種玻璃幕墻的日益增多,愈建愈高。各種玻璃在安裝后產生破裂“自爆”的現象時有發生。有的建筑的腳手架尚未開始拆除,玻璃就開始連續的發生“自爆”,并且出現傷人事件的發生。造成媒體、業主等各方面均認為是玻璃的質量問題; 而且只有中國才會出現此類現象。“自爆”只是大量鋼化玻璃中的個別現象。但是許多單獨事例匯集在一起,就成為社會和媒體熱炒的題材。其實,事實并非如此的。出現玻璃破損現象的因素較多,同樣在國外也出現玻璃“自爆”的“玻璃雨”現象。其實,其他建筑的外墻材料也經常發生脫落現象。瓷磚脫落,大理石脫落等現象也是層出不窮的,就在2012年的1月5日上午10許上海發生外墻材料水泥碎塊的脫落,造成4輛機動車1輛助動車受損和一名人員的受傷。
玻璃的“自爆”現象是不分國籍和是否為發達國家的。在歐洲、北美和全球各地均有時有發生。包括著名設計大師的作品也難免出現玻璃的“自爆”現象的發生,北美的某棟建筑在1974~1978五年間,“自爆”55塊。“自爆”率達到0.5%。澳大利亞曾對八棟幕墻進行過12年跟蹤觀察,在總共17760塊鋼化玻璃中,306塊自爆,自爆率為1.72%。就目前的科學技術還無法完全可以預測何時、那片玻璃將出現“自爆“現象。因為玻璃的破損過程,不像金屬材料有個屈服現象的發生。而是,發生突然的破損。因此,無法預測”自爆“的發生。但是,可以通過對鋼化玻璃進行“均質”,可以降低鋼化玻璃“自爆”現象的發生。
所謂的鋼化玻璃“自爆“主要是由于玻璃中存在的微小的硫化鎳、單質多晶硅、Al2O3等雜質。在外應力的連續作用下,超出玻璃的許用應力,而產生的具有“蝴蝶斑“狀態的破損。

在國家標準《平板玻璃》GB11614-2009中5.5.3條款中,優等品的點狀缺陷最小尺寸為0.3mm。實際上,微缺陷的尺寸基本均在0.1mm以下。也就是說:平板玻璃的產品質量是合格的。
由于,微缺陷的存在,此部位的玻璃強度一定是在整塊玻璃板中最低的數值,因此,在受到外應力連續不斷的作用時,最終玻璃就會從最薄弱的部位開始破裂,出現所謂的“自爆”的“蝴蝶斑”現象。

玻璃由于是非晶體結構,所以其抗壓能力非常強大,而抗彎曲、抗折和抗扭曲的能力非常弱。其表面抗壓理論強度值可以達到1200kg/cm2,可是由于生產過程中造成玻璃表面的缺陷。因此在JGJ113-2009《建筑玻璃應用技術規程》中確定玻璃強度的數值還是比較低的。 鋼化玻璃的強度比普通玻璃強度高3~5倍。半鋼化玻璃的強度比普通玻璃的強度高1~2倍。玻璃由于其晶體結構的原因,所以其抗壓強度大,而抗彎和抗折的強度低。因此,當外界作用于玻璃表層的張應力超過玻璃強度允許范圍時,玻璃就會破損。引起玻璃破損的原因主要有:設計方面的原因;生產環節的原因;運輸領域的原因;安裝時產生的原因;建筑物沉降的原因;人為的原因;天災的原因;玻璃原片的質量問題;玻璃的“自爆”原因等。

1.設計的原因
玻璃的幾何形狀,如三角形和圓形以及挖角、鉆孔均會造成玻璃的強度下降。玻璃的設計強度低于許用強度值,造成玻璃破損。玻璃結構設計不合理,造成玻璃局部應力過大而產生的破損,如:三角形,凸凹形,挖孔等結構,會造成玻璃的局部應力集中。因此,不建議采用此類的幾何形狀。
普通平板玻璃設計時未考慮玻璃的熱炸裂現象。玻璃特別是吸熱玻璃與熱反射玻璃在受到陽光照射時,玻璃表面會形成不均勻的溫度場,從而在玻璃中形成熱應力,當這種熱應力超過玻璃的強度允許范圍時,就會發生熱炸裂,熱炸裂呈現為曲線狀態。
設計時玻璃厚度偏薄或尺寸偏大,玻璃在受到風荷載即風壓的作用后,風壓的作用力超過玻璃的強度允許范圍時,玻璃發生破損。
還有就是玻璃的撓度問題。在JGJ113中規定,不大于短邊的1/60,玻璃就不會產生彎曲的破損,但是,如果玻璃的板面大,玻璃厚度薄,撓度變形過大,就有可能,讓玻璃的邊部與金屬框架相碰。因此產生玻璃的“自爆”現象的發生。
浙江某項目的采光頂:鋼化夾層玻璃整體脫落。事后分析的原因;金屬結構設計不合理,玻璃撓度變形大。從現場看:點支五金爪件變形嚴重,致使內層鋼化玻璃破損,玻璃加工企業將玻璃補片運到現場。安裝公司遲遲沒有更換,一個月后,由于變形加劇,致使外片鋼化玻璃也產生“自爆”。最后,導致整塊鋼化夾層玻璃脫落,造成多名孩子受傷。
同樣,此項目,玻璃板面尺寸過大,撓度變形嚴重,也是造成鋼化玻璃“自爆”的原因。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