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全玻璃幕墻
5.點支承玻璃幕墻
16.1.5點支承幕墻玻璃單片厚度應不小于8 mm;夾層玻璃和中空玻璃,其單片厚度也應符合上述要求。(強條)
16.3.2索桿桁架結構在永久荷載控制的組合效應作用下,拉索(桿)不應受壓而退出工作在可變荷載控制的組合效應作用下,拉索(桿)可退出工作,但結構體系仍應能維持穩定的平衡狀態。
16.4.4單層平面索網撓度限值df,lim取其短跨支承點距離的1/50。單拉索撓度限值df,lim取其支承點距離的1/50。
新地標對點支承結構中成熟的鋼架系統、規定按鋼結構規范計算。對于索桿系統、單層索網的支承結構提出了導向性規定,有關受力模型、假定和邊界條件的計算方法仍應加強研究和驗證。
6.采光頂棚和金屬屋面
除了立面幕墻基本要求外,增加了相關屋面上人荷載、雪荷載、排水設計等針對的技術要求。
7.光伏幕墻
新地標僅提出了導向性規定。
九、檢驗與檢測:
1.檢測范圍
19.1.1高度大于等于24m或總面積大于等于300m2的建筑幕墻,必須檢測其樣品的物理性能。其余可采用2年內同一企業同類幕墻的型式試驗報告代替物理性能檢測,但型式試驗樣品必須能代表該幕墻,其性能指標不得低于該幕墻的性能指標。
2.安全性能檢測評估適用范圍
19.1.2建筑幕墻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進行安全性能檢測評估:
1未按建筑幕墻規范設計、施工和驗收。
2工程技術資料、質量證明資料不齊全。
3停建的建筑幕墻工程復工前。
4遭遇地震、火災,或強風襲擊發生幕墻損壞。
5發生幕墻面板碎裂、開啟部分墜落或構件損壞等情況。
6建筑幕墻使用過程中出現質量問題,業主或主管部門有評估要求。
3.建筑幕墻物理性能檢測
新地標強化了建筑幕墻在正常使用極限狀態下保持氣密、水密性能的要求,并通過物理性能試驗予以驗證。也就是說,在標準風荷載、1倍的主體結構彈性層間位移的作用下,建筑幕墻的水密、氣密性能不應降低。
19.3.3檢測順序:
幕墻樣品安裝于測試箱體。采光頂棚和金屬屋面的安裝,應使樣品傾角與實際工程一致。樣品與箱體之間應密封處理,按照如下順序檢測:
1氣密性檢測;
2水密性檢測(穩定加壓、波動加壓);
4抗風壓性能檢測(最大試驗壓力為風荷載標準值);
5重復氣密性檢測;
6重復水密性檢測;
7平面內變形性能檢測(1倍的主體結構彈性層間位移角控制值);
8重復氣密性檢測;
9重復水密性檢測;
12抗風壓性能檢測(最大試驗壓力為1.4倍風荷載標準值);
13平面內變形性能檢測(3倍的主體結構彈性層間位移角控制值);
復雜、重要的建筑幕墻可選擇動態水密性、熱循環、熱工性能、耐撞擊性能、抗震性能振動臺檢測。
十、其它:
1.針對新型面板,以及新增的雙層幕墻、單元式、點支承、光伏等幕墻,增加了加工制作、安裝施工、工程驗收的相關技術規定。
2.附錄增加了幕墻光反射環境評價方法、開口鋁合金立柱強度折減系數、雙層幕墻隔聲計算、壓型金屬屋面等內容。
新地標在原有地方標準和行業標準基礎上,總結工程實踐,內容更為完善和系統。對于成熟產品、技術、工藝的應用予以明確規定;對于尚未完全成熟的產品、技術、工藝的應用予以導向性規定,為其進一步發展留為空間。
作者:
陸津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作者工作于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長期從事建筑工程和建筑材料的檢測、檢查工作,了解國內外建筑領域的合格評定技術。
1996年起開始門窗幕墻領域的技術工作,負責籌建門窗幕墻重點實驗室,并參與若干幕墻門窗行業、地方標準的編制工作,主持幕墻領域科研項目、獲二項上海市科技進步獎。
引用:
本文大量引用了《建筑幕墻工程技術規范》DGJ08-56-2012條文;
上一頁12345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