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緣鋁
我1962年大學畢業工作分配,步出長沙中南大學(中南礦冶學院)校門,走進哈爾濱東北輕合金有限責任公司(101廠-簡稱東輕-下同)廠門,從技術員開始我鋁程,與鋁結下了畢生不解之緣。
東輕是建國初期國家為增強國防力量決定建設一個為飛機制造業提供輕金屬材料的鋁鎂合金加工廠,是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由前蘇聯援助建設的156項重點工程中的2項。1951年國家委托前蘇聯設計,1952年定名101廠,1954年破土奠基,1956年一期投產,中國現代鋁加工業自此開始,101廠便成為中國飛機制造廠的第一家鋁鎂輕金屬材料生產和供應者,在那個年代中國的鋁和鋁材是屬于中國航天航空的國防物資和緊缺的金屬材料,101廠是中國鋁加工業的搖籃,60多年來,出鋁材、出人才,出經驗,20年我的專業基礎在101打下。
1982年廣東省冶金廳籌建廣東有色金屬加工廠,由冶金部從101廠派調配套技術人員南下援建,我在其中,在廣東延伸鋁程,全套設備美國引進,國內先進,從籌建到1984年建成投產后分管工廠的生產、技術、設備,從熔鑄-擠壓-模具-表面處理-門窗(裝飾工程公司)-檢測,1995-2009年社會兼職主持第三屆廣東有色金屬學會加工學術委員會工作15年, 32年我伴廣東走過全鋁程,與鋁門窗幕墻委員會,同步鋁程20年。
■ 鋁材
鋁,年輕的,極具生命力的金屬材料,僅僅128年應用歷史,就躍居為唯次于鋼鐵的第二大金屬材料。鋁材的消費量和應用領域迅猛增長,原因在于鋁的資源豐富,鋁本性有著輕、塑性好、抗腐蝕,優良力學性能,高的比強度,優良的可表面處理性,再重要是其再生循環應用性特別好,再生耗能和損耗都非常低。鋁是綠色環保的金屬材料,是在新世紀里能有效于社會節能減排做大貢獻的金屬材料。
1886年世界上鋁產業化開始,鋁材是以輕、易加工和比強性能優良被飛機制造首先選用,鋁之初主要用于航天航空軍工領域,1940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機和軍用將全球鋁的年產量推高至400萬噸,戰后軍工耗鋁直線劇降,1950年全球鋁產量跌至150萬噸。
鋁的大量廣泛應用是開始在1950年代,被戰火推高的鋁材,在戰后建設中陸續顯現新作用,從建筑業到日用、家電、機械制造、電子電氣、交通運輸工具、印刷包裝、體育休閑等等,鋁的應用拓展飛快,如今處處可見鋁的蹤跡。二戰后經濟恢復與建設,使全球鋁的年產量持續攀升,1960年453萬噸,1970年1021萬噸,2010年4035萬噸,2013年4617萬噸。
中國改革開放30年,鋁的應用從建筑業到各個領域逐漸在增長,鋁工業全面發展,尤其邁入新世紀以來,發展勢頭更加迅猛,2012年中國鋁產量2025.1萬噸,鋁材總產量2594.1萬噸,鋁產量與消費量中國連續7年居全球之首,中國鋁產量占全球鋁產量的40%以上,對全球鋁工業發展做出有巨大貢獻(圖1、2)。

■ 建筑門窗
中國建筑歷史悠久,回溯至三千年前的商與周,建筑門窗一直為中國古代燦爛建筑文明的組成部分,堪稱中華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明珠。
窗可稱為建筑眼睛,窗戶在建筑上的效能,有畫龍點睛的關鍵之“筆”。
窗戶的功能和形式也隨建筑材質的變化而變化,從土窗、木窗到鋼窗,從鋁合金窗、塑料窗、復合門窗到玻璃幕墻圍護等,再到具超大視野的無框視窗,窗戶隨著科技的進步,在進行著一次次的“革命”,無論從實用功能還是審美形態上,亦都是一次再一次的飛躍。
現代建筑門窗,1911年鋼門窗傳入中國,在沿海口岸的外國租界里出現,1925年上海民族工業有小批量生產,以鋼門窗為代表的金屬門窗在我國有百年歷史,1970年代國家曾推“以鋼代木”的資源配置政策,從而大大推進現代鋼門窗產業發展。
鋁門窗在中國出現在1970年代末,在外國駐華使領館與極少數的涉外工程上。隨后在1989年開始掀起的大建設熱潮中,深圳、北京、上海的建筑上出現鋁門窗,如今中國處處高樓林立,現代大都市的樓宇皆以鋁門窗幕墻為新亮點,城鎮化建設中的商住樓、民居房,鋁靚麗處處!
中國人口密集,現代建筑中高層居多,門窗尤以鋁門窗為主,各類門窗在中國市場中比例變化,見表。
年份 |
鋁門窗 |
塑料門窗 |
鋼門窗 |
木門窗 |
其他 |
1981-1988年 |
10.9 % |
1.4 % |
59.8 % |
12 % |
15.9 % |
2001年 |
37.2 % |
33.4 % |
6.4 % |
5 % |
18% |
2009-2010年 |
55 % |
35 % |
6 % |
|
4% |
目前 |
67 % |
23 % |
3 % |
|
7% |
建筑業,鋁的最大消費領域,全球二戰后鋁工業的蕭條環境迫使鋁工業轉型升級,鋁材的技術研究及應用拓展很快從軍用轉民用,材料研究從專于強度等性能轉向實用性能和表面等多種性能,應時而生的鋁合金門窗成功進入市場,在戰后全球恢復建設中,立刻受到建筑商和消費者青睞,構成對木門窗和鋼門窗產生替代威脅,隨鋁材的表面優良及其可處理性及研發進展,又為之一再添彩;1980年代,鋁門窗在中國改革開放后的大建設中大展身手,中國底子薄、人口多的國情,建設速度快和市場大,推進中國鋁工業的發展,中國建筑鋁材在中國全部鋁材中比例超過50%,中國鋁擠壓材中建筑鋁型材占比例至今仍在70%以上,建筑鋁型材年消費總量一直逐年在增長,2012年鋁擠壓材產量1305萬噸,其中建筑鋁型材約在1000萬噸左右。
■ 鋁門窗幕墻市場
鋁門窗在建筑上的閃亮,引起了中國鋁門窗制造-門窗幕墻企業和鋁門窗型材-建筑鋁型材企業的興起,國營企業打開局面,民營企業承力騰飛。
最早在1970年代末,東輕-101、西南鋁-112、西北鋁-113、華北鋁等大型實力國營企業就開始介入,營口鋁材廠、北京鋁材廠、成都鋁材廠等地方國營鋁加工企業相繼進入,在其既有技術及裝備基礎上,開始生產鋁門窗用的型材和鋁門窗幕墻的設計制作安裝。同時國營企業中還有一批隨那時候“軍轉民”的國營企業,他們進入建筑圈從事鋁門窗幕墻的制造及施工,如哈飛-偉建廠、哈航-東安廠、哈一機-龍江廠、沈飛-松陵廠、沈航-黎明廠、西飛-紅安廠、西航-紅旗廠等等,先后購置擠壓機,擠門窗鋁型材,還有轉型更深,成立隊伍進入門窗工程設計安裝施工行列,如黎明廠、凌云廠、西林、寶航等在鋁門窗幕墻工程界都是實力企業。上海玻璃機械廠、廣州鋼窗廠(廣州鋁質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等都是較早進入鋁門窗及工程制造行列,北京鋼窗廠、華北鋁業等還是最早進入鋁幕墻及工程制造,1983年北京長城飯店的玻璃幕墻由他們制造施工,最早的隔熱鋁窗(穿條式),也是由華北鋁在1980年代初經阿魯克公司引進意大利設備來生產與安裝。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