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郵政大樓
德國郵政大樓是波恩的一座現代化標志性建筑,這棟40層162.5米高的全玻璃、鋼結構的建筑矗立于萊茵河畔。采用雙層玻璃幕墻進行“空氣對流”,冬暖夏涼;同時抽取萊茵河的地下水,通過管道系統處理后,對大樓進行供暖和制冷,用過的水簡單處理即可排入萊茵河,幾乎沒有污染。
英國蜂蘭生態房
這座房屋占地550英畝,,沿湖而建,是一座生態環保的住房。建造房屋所用的材料來自廢棄的沙礫,利用地熱加熱和冷卻,并循環利用雨水,利用太陽能和風能發電解決整座房屋的日常需求。
光電建筑—清華大學節能樓
這是一座座融綠色、生態、環保、節能理念于一體的智能化教學科研辦公樓,它集成應用了自然通風、自然采光、低能耗圍護結構、太陽能發電、中水利用、綠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國際上最先進的技術、材料和設備。據初步核算,該樓每年將減排二氧化碳1200噸、二氧化硫5噸。
光電建筑—世界太陽城大會主場
在中國德州太陽谷內,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集太陽能光熱、光伏、建筑節能于一體的高層公共建筑,總建筑面積7.5萬平方米,采用全球首創太陽能熱水供應、采暖、制冷、光伏發電等與建筑結合技術,節能效率高達88%(建筑節能70%以上,加上60%采暖、制冷),充滿獨特的未來感。
新加坡Beach Road
技術及方法:太陽能光電板、雨水回收系統、自然通風系統、太陽遮光屏幕。
全球單體最大太陽能建筑:尚德光伏研發中心大樓
尚德光伏研發中心大樓總投資約2億元,該幢建筑地上7層,幕墻總高度37米,總面積約1.8萬平方米,PV幕墻面積6900平米,是全球最大的光電幕墻。
該大樓在我國建筑領域首次引進“零能耗”、“功能型”、“生態建筑”概念,全部使用光伏玻璃幕墻等太陽能光伏建筑一體化材料,直接為大樓提供綠色環保的太陽能電力,整個工程設計容量為1兆瓦,預計全年發電量將達到70萬千瓦時,預計將為整體建筑提供80%耗電。以最低使用壽命25年計算,共可產生電量1737.5萬千瓦時,對推廣綠色能源,緩解峰電壓力起到很好的作用。預計每年可以替代標準煤240噸,減排432噸,25年共替代標煤6000噸。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