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建筑節能對于促進能源資源節約和合理利用,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社會各界對建筑節能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國家已將“建筑節能工程”作為《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確定的十大重點工程之一。我們注意到,您就此提出了“建筑節能問題,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是重要的戰略問題”的觀點,為什么這樣認為呢?
陳淮:這就需要了解目前我國建筑節能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建筑能耗一般是指建筑使用過程中的能耗,主要包括建筑
采暖、空調、炊事熱水、照明、家用電器、電梯、通風等方面的能耗。按現有統計,不論是哪類建筑,采暖和空調的能耗所占建筑能耗的比值均在60%以上。我國這些年空調使用率越來越高,特別在夏天空調制冷能耗大大增加了用電負荷。
21世紀頭20年,我國建筑業還會高速發展,2020年全國房屋建筑面積將接近2000年數量的2倍,今后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積高達16億—20億平方米。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室內舒適性環境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導致采暖、空調、照明、炊事熱水、家用電器等建筑能耗迅速提高。據統計,到2000年末,我國建筑年消耗商品能源共計3.76億噸標準煤,占全社會終端能耗總量的27.6%,已占全國能源消耗接近30%。但新建建筑中95%以上仍屬于高耗能建筑,單位建筑面積采暖能耗為發達國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如果建筑節能工作仍維持目前狀況,2020年建筑能耗將達到10.89億噸標準煤,為2000年的3倍以上,空調高峰負荷將相當于10個三峽電站滿負荷出力。所以,建筑節能問題不僅是個經濟問題,更是個重要的戰略問題。
記者:建筑能耗這樣快速發展下去,居住生活水平又要提高,那么該怎么辦呢?
陳淮:這些年來,我國在建筑節能方面已經有了不少進展。我國建筑節能工作早在1986年發布第一部
民用建筑節能行業標準后就應當說是開始了。截至2003年,我國建成節能居住建筑已達3.2億平方米,占全國城市居住建筑的3.5%。在近20年的時間里,通過采取標準先行、先易后難、先新建建筑后既有建筑、先
住宅建筑后
公共建筑、從北方向南方逐步推進的策略,我國建筑節能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推廣建筑節能,降低建筑能耗,主要取決于建筑
圍護結構的
保溫隔熱性能、建筑的密閉性等。為此,我們一方面要重視新技術利用和建筑產品更新換代,另一方面是強化建筑節能標準規范和相應
政策法規。
目前多種類型的
新型墻體材料等能耗低的輕質、高強材料及建筑用
塑料制品得到廣泛使用,新建
節能建筑中也廣泛采用了
外墻外保溫技術和
節能門窗,
建材設備生產、建筑、施工技術及產品應用技術的研究開發不斷深入。我國初步建立起了
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體系,建筑節能要求也經歷了從節能30%到50%再到65%這樣一個逐步提高的過程。根據我國能源的制約因素和建筑能耗的比重,目前建筑節能的總體目標是節能65%。一些省會城市和經濟較發達城市,執行節能建筑
設計標準的比例要求則更高。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建筑節能差距還很大。典型的問題是達標率低,現有建筑中95%達不到節能標準,新建建筑達標也不足20%;建筑用能能效低,我國每平方米建筑采暖的能耗是氣候條件相近的西歐和北美國家的1.5~3倍;建筑用能對環境污染嚴重,燃煤采暖是導致我國采暖地區大氣中浮塵顆粒多、二
氧化硫含量大的主要原因,等等。解決這些問題,既要增強人們對建筑節能的認識,推廣新技術新產品,也要進一步明確節能政策導向,推進改革,完善有關標準,實施有效監管等。
記者:您能不能再給出一些好的建議,并判斷一下建筑節能的新走向?
陳淮:除了上面提到的節能意識、新技術應用、完善機制體制等因素外,值得強調的是,在當前我國建筑節能市場發育緩慢的特定情形下,建筑節能工作必須靠政府來推動。在今后一個建筑業高速發展時期,我國建筑節能工作既要重視新建建筑節能,更要重視既有建筑節能改造。
從未來走向看,建筑節能的自主性和自覺性會越來越高,但各國要根據節能的重點采取不同的技術路線,根據國情制定不同的政策。比如在日本,為達到更加節能、除噪的目的,高效、低噪聲、小型化的空調通風機成為空調市場上的主流;在歐洲,出現了一些
建筑耗能極低、甚至不需外界供應能源的建筑,家庭生活所需各種能耗,如采暖、照明、家用電器均來自
可再生能源。相應的,出現了零采暖能耗標準和能源自給標準,對建筑圍護結構的
傳熱系數、建筑的密閉性和通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幕墻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