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膠粘劑產業規模擴大、技術提升、出口增長,近年來獲得了快速進步。伴隨著中國經濟20年的快速發展,中國膠粘劑行業從小變大、由弱變強,技術和產品品質不斷提升,出口大幅增長,為國內各行業簡化工藝、節約能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膠粘劑行業已經成為中國
精細化工行業的一支發展迅速、朝氣蓬勃的生力軍。總的發展特點表現為生產規模迅速擴大,產品產量、銷售額高速增長,應用領域不斷擴展,膠粘劑與
密封劑產品已廣泛應用到電子電器、建筑
建材、汽車與交通運輸、
機械制造、醫療衛生、航空航天、輕工和日常生活等眾多領域。中國已跨入世界膠粘劑與
密封劑生產和消費大國。
規模迅速擴大
20年來在中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經濟快速發展的大好形勢下,中國膠粘劑行業的生產規模迅速擴大,產品產量、銷售額高速增長,應用領域不斷擴展,膠粘劑與密封劑產品已廣泛應用到電子電器、建筑建材、汽車與交通運輸、機械制造、醫療衛生、航空航天、輕工和日常生活等眾多領域。中國已跨入世界膠粘劑與密封劑生產和消費大國。1987年國內膠粘劑生產廠家僅有400余家,當時中國膠粘劑工業機構會員也只有100多家,大多數為國營和集體所有制中小企業,膠粘劑與密封劑的總產量約為16萬噸,年產值15億元。到2006年全國膠粘劑生產廠家已發展到近3000家,機構會員300余家,包括外商獨資、中外合資、民營和國有等多種所有制企業,并且三資和民營企業的生產規模、技術水平、企業數量都已大大超過了國有企業,許多當年的國有企業都已關停并轉。
2006年全國膠粘劑與密封劑的總產量約為280.2萬噸(不含
脲醛膠、酚醛膠和三聚氰胺甲醛膠),為1987年的17.5倍,年平均增長率為16.26%;銷售額340億元,為1987年的22.7倍,年平均增長率為17.86%,大大高于同期中國GDP增長率。目前中國膠粘劑與密封劑生產量已躍居世界前三位,年銷售額達到5億元以上的企業有30余家,達到1億元以上的企業超過100家。中國膠粘劑與密封劑生產正在向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2001~2006年全國膠粘劑與密封劑產量分別為:149萬噸、172.5萬噸、199萬噸、227.5萬噸、256.2萬噸、280.2,銷售額分別為:130.1億元、152.1億元、183.8億元、223.8億元、257.4億元、340億元;2006年各類膠粘劑產量、增長率、所占比例分別為:水基型179.2萬噸、9.87%、63.95%,
溶劑型31.2萬噸、4.00%、11.14%,
熱熔型19.0萬噸、21.02%、6.78%,反應型35.8萬噸、19.57%、12.78%,其他類型15.0萬噸、14.62%、5.35%,共計產量280.2萬噸,增長率11.32%。
品質不斷提升
在產量、銷售額高速增長的同時,膠粘劑品種也大量增加,產品檔次和質量不斷提高,新產品、新技術不斷涌現。20年前國內生產的膠粘劑基本上僅限于三醛膠、均聚型
白乳膠、
氯丁膠及502瞬干膠等傳統的通用型產品,膠粘劑的品種牌號只有千余種,不僅生產規模小、產量低,而且品種單一,無環保要求。經過20年的發展,特別是三資企業的異軍突起,國內膠粘劑和密封劑檔次和質量有了較大提高,新產品、新技術、新
設備的開發和創新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不僅對傳統的通用型產品通過共聚、接枝、交聯等方法提高和改進了性能,降低或消除了有害物質的含量,還開發了許多新產品,并且多數已實現了產業化。
如
聚氨酯結構膠和
密封膠、
熱熔膠和
熱熔壓敏膠、
有機硅密封膠和膠粘劑、
改性丙烯酸酯膠、
厭氧膠、改性
環氧樹脂膠等,都是近20年來陸續開發并迅速發展起來的新產品。目前國內膠粘劑和密封劑已擁有低、中、高檔產品品種數10萬種,不僅能基本滿足國內市場需求,而且遠銷國外。此外,廣州白云化工實業有限公司的白云牌、杭州之江
有機硅化工有限公司的金鼠牌有機硅密封膠于2006年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廣州宏昌膠帶廠的camat牌、河北華夏實業有限公司的永樂牌和永大(中山)有限公司的永大牌
壓敏膠黏帶于2007年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
上一頁1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