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經過實踐檢驗證明是行之有效的規定在今后建筑幕墻抗震設計中應不折不扣的貫徹。
對汶川地震地震災區震損房屋建筑和建筑幕墻調查也發現以下問題:
1.
石材幕墻槽式連接有少量槽口
開裂。

這種情況在1999年6月3~5日華南城建學院抗震研究中心對石材幕墻試驗中已發現在臺面加速度0.6g時石材幕墻槽式連接有一處槽口開裂,臺面加速度0.6g相當于8.6度,達到大震水準,和汶川地震災區達到大震水準一致,按中震可修的要求,屬于允許范圍。
2. 下端支承式全玻璃幕墻被主體結構墻體變形擠壞。

這可能與玻璃邊緣至邊框槽底的間隙和玻璃間
接縫寬度不夠有關,其中一個因素是施工偏差,建議JGJ102修訂時,對下端支承式全玻璃幕墻施工偏差由1.5mm修改為3mm。
3. 建筑物主框架
變形縫處玻璃幕墻破壞。

地震時建筑物主框架變形縫處主框架變位是必然的(主框架變形縫大小由主體結構考慮),問題是如何正確處理主框架變形縫部位幕墻的構造。一種方法是建筑物主框架變形縫處的幕墻采用可伸縮構造(如采用風琴板構造等),這樣外立面就有一豎條與玻璃幕墻不同的構造,影響整個外立面的美觀。一種方法是建筑物主框架變形縫處仍采用與整個外立面一樣的玻璃幕墻,震損后修理。
4. 地震時各種類型建筑幕墻地震反應不完全相同,而《建筑幕墻抗震性能振動臺試驗方法》是根據
隱框玻璃幕墻第一次試驗方法制定的,需要根據汶川地震災區建筑幕墻震害調查資料和上百次振動臺對新開發的各種類型幕墻試驗積累的資料進行修訂。
5. 振動臺試驗中有部分采用插件和掛件連接的建筑幕墻(主要是石材幕墻),發生插件(掛勾)從插槽(掛槽)中脫出,為此GB/T21086《建筑幕墻》表51石材面板掛裝系統安裝允許偏差 對掛勾與掛槽
搭接深度偏差、插件與插槽搭接深度偏差作了規定,這些規定在設計、施工中應嚴格執行
參考文獻
1. 王亞勇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啟示——抗震概念設計》 建筑結構學報 2008年8月
2. 趙西安 《汶川大地震中玻璃窗和玻璃幕墻抗震性能的初步分析》 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 2008年8月
3. 吳志勇 《關于四川、成都地區建筑幕墻在“5.12汶川地震”中的情況及其初步分析》 中國幕墻網
4. 王有志 《建筑幕墻在四川大地震中的優良表現》 中國幕墻網
5. 周臣、厲敏等 《“5.12”地震點支式玻璃幕墻受損情況調查》
門窗幕墻信息 2008年8月
6. 張 芹 《鋁合金玻璃幕墻抗震設計》 工程抗震 1992年第3期
7. 張 芹 《鋁合金玻璃幕墻抗震性能分析及分級標準》 工程抗震 1995年第3期
8. 張 芹 《石材幕墻抗震設計和抗震性能試驗》 工程抗震 2000年第4期
9. 徐忠根等 《
干掛花崗石幕墻連接性能的振動臺模擬地震試驗研究》 世界工程抗震 1999年第4期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幕墻專區 】
上一頁1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