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幕墻網】5月18日凌晨,美國商務部對原產于中國的
光伏產品做出反傾銷初裁決定,稅率為31.14%~249.96%。其中英利
綠色能源將被征收31.18%的反傾銷稅。而在此之前的3月20日,在美國商務部公布的反補貼初步裁定中,英利綠色能源被征收的懲罰性關稅為3.61%。
光伏產業面臨的“利空”還遠不止這些。
2011年第二季度以來,受
光伏行業市場供求失衡、歐債危機、美國“雙反”調查等多種因素影響,光伏產品價格持續下降,市場低迷,行業危機日趨嚴重。主要表現在:一是現階段全球光伏行業市場供大于求,導致企業間競爭異常激烈,產品價格急劇下降,呈現全行業虧損、企業紛紛破產的不利局面。在這種形勢下,中小光伏企業紛紛破產,2011年全球
光伏組件生產企業數量為262家,而預計2012年企業數將降至112家。二是受歐洲債務危機影響,歐洲國家大幅減少光伏補貼,導致歐洲市場光伏裝機規模縮減,終端市場需求下降。晶龍集團和英利集團光伏產品歐洲市場占全球市場的比例分別達到70%和60%,而美國市場份額僅分別占10%和16%。因此,歐洲國家特別是德國政府光伏補貼大幅下降對行業的影響,相較于美國“雙反”調查帶來的影響更大。三是美國“雙反”調查直接影響我國光伏產品在美國的競爭力,削弱光伏企業在美國市場的盈利能力。
在嚴峻的市場環境下,晶龍集團和英利集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首先是行業低迷,融資困難。自2011年下半年以來,國家各大銀行對光伏企業收緊了信貸。其次是競爭激烈,盈利下滑。行業產能過剩,光伏產品庫存積壓嚴重,各企業之間展開價格戰,產品價格已暴跌至與成本價持平,并且到目前仍在下滑。三是內需不足,對外依賴性強。多數光伏企業產業鏈兩頭被國外控制,技術和市場均受制于人,使得光伏企業受歐債危機、美國“雙反”調查影響較大。晶龍集團和英利集團產品國內市場份額均僅占其全球市場的20%左右。四是政策制約,
光伏發電并網困難。目前光伏行業正處于整合期,一些配套企業為了在行業洗牌中降低成本、跟進求生,紛紛要求與英利集團達成戰略聯盟就近投資建廠。但由于受到當地土地、規劃和水電氣配套供應等方面制約無法落戶,影響了我省光伏產業發展。此外,目前大型光伏發電站項目實現并網首先要經過電網公司核準方可獲批,否則就無法享受上網電價,這也嚴重制約了光伏行業的發展。
自主創新降低成本抗辯申訴維護權益
針對美國商務部對原產于中國的光伏產品做出反傾銷初裁決定,英利集團表示,英利綠色能源將繼續重視美國在全球光伏市場的重要地位,在美國終裁結果作出之前,將積極進行抗辯和申訴,爭取美國相關部
門對中國的
太陽能電池做出公平合理的終裁結果。同時公司也將繼續加大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投入,采取更加靈活和差異化的方式開拓美國市場,保持中國
太陽能光伏產品的領先優勢和競爭力。
5月16日,在上海舉辦的2012國際
太陽能產業及
光伏工程(上海)
展覽會上,英利重點展示的“YGE-A”高效多晶光伏組件、“熊貓”N型
單晶硅光伏組件和獨立系統一站式服務項目,向外界傳遞出英利的科技實力和未來廣闊的發展空間。其中“YGE-A”系列組件,采用獨特
鑄錠工藝加工成的高效能多晶電池,轉換效率達18%,組件轉換效率達15.6%,具備初始光致衰減率低、高溫下高發電性能等優點;“熊貓”N型單晶硅電池轉換效率量產達19%,實驗室最高轉效率達20%,組件轉換效率達16.2%,是英利轉換效率最高的產品系列;
BIPV全玻光伏組件可美化
建筑裝飾,具備
遮陽、節能、
隔音、
透光性好等優點。
晶龍集團董事長靳保芳表示:“集團堅持利用全球資源、世界頂尖科研人才,不斷加大投入,堅持不懈走科技創新之路,讓企業躍上世界光伏產業的技術前沿,不斷地提升集團市場競爭力。”作為中國太陽能產業的領軍企業之一,晶龍集團已形成年產單晶硅6000噸、
硅片5億片、太陽能電池2000兆瓦的產業規模,產品遠銷德國、西班牙、日本、美國、
意大利、韓國、法國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晶龍集團和英利集團的發展有力地推動了我省光伏產業發展,目前我省光伏產業規模僅次于江蘇,位居全國第二。2011年在全球光伏行業劇烈動蕩的形勢之下,兩大企業憑借技術、成本、品牌等方面優勢,仍然取得了銷售收入共計461億元的好成績。
行業發展潛力巨大支持政策亟待完善
從長遠來看,光伏產業是
新能源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也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抓手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產業發展前景廣闊。有關數據顯示,預計到2016年全球太陽能市場規模將超過750億美元,裝機容量將由2011年的19.8GW增長至46.8GW,復合年增長率將達到18.7%。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未來5年內光伏發電成本將降到與傳統能源發電相當水平,隨著我國并網發電機制的日益完善,國內光伏產業必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河北省經濟信息中心主任劉萬玲分析說:“2012年是光伏產業整合的關鍵時期,我省如何抓住和利用好這一時機,發揮好自身現有優勢,將光伏產業做大做強,培育成全省的戰略性主導產業,是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劉萬玲建議,盡快完善產業扶持政策,全面促進我省光伏產業發展。盡快制定并出臺我省鼓勵和支持光伏產業發展實施意見,協調央企和我省大型企業,積極參與發展光伏產業,與重點光伏企業開展戰略合作,實現我省光伏產業集聚發展。同時,協調省電力公司,加快智能電網建設,破解光伏發電并網接入難題,推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
劉萬玲說,我省應抓緊制定并出臺支持光伏發電實施意見,采取國家補貼電價和省級補貼電價結合的模式,支持光伏企業發電項目。啟動“太陽能屋頂電站工程”、“建筑一體化光伏發電工程”、“地面光伏電站工程”,參考國家金太陽和太陽能
光電建筑應用示范工程,對光伏發電按發電容量給予相應的定額補助。
小編語:2011年第二季度以來,受光伏行業市場供求失衡、歐債危機、美國“雙反”調查等多種因素影響,光伏產品價格持續下降,市場低迷,行業危機日趨嚴重。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