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2014年8月開始,《深圳市建筑設計規范》正式實施。對玻璃幕墻的應用采取限制政策的城市又多了一個。隨著新規的出臺,一些非主流的建材(詞條“建材”由行業大百科提供)企業順勢抓住新聞熱點,認為玻璃幕墻已臨近遲暮,并已“成功研發出玻璃幕墻的完美替代品”,擴大地方政策的影響力。
越來越多的限制政策出臺,對于玻璃企業來說有何影響?作為建筑幕墻的主要材料,玻璃的主角地位是否會被其他材料取而代之?
負面新聞不斷
早在1910年,建筑設計大師格羅皮烏斯在包豪斯新校舍中首次采用玻璃幕墻,另一位設計大師米斯于1958年與約翰遜合作設計出全玻璃幕墻的紐約西格拉姆大廈。
因玻璃幕墻造型簡潔、豪華、現代感強,能反映周圍的景色,具有很好的裝飾效果,并且將墻與窗合二為一,自重輕,相當于磚砌體墻體的1/12,混凝土墻體 的1/10。特別是施工周期大大縮短,較一般建筑墻體的施工周期節省2/3時間。所以,建筑幕墻在全世界范圍內發展迅猛,形成一種流行風格。
1990年以前,國內基本是以玻璃為幕墻的主要材料。我國第一座幕墻建筑北京長城飯店就是國內第一次采用全玻璃幕墻的建筑。此后,玻璃幕墻作為一種新的建筑風格,在國內得到迅速發展。
然而,近些年來,關于玻璃幕墻的負面新聞此起彼伏。
傳說一座弧形玻璃幕墻大樓的光學聚焦點燃了大樓對面的汽車,也有說幕墻玻璃的反射讓人不得入睡,甚至引出了一些法律官司;關于玻璃自爆、墜落砸傷人的新聞也時常見諸報端。這樣的消息讓人對玻璃幕墻充滿擔憂。
于是,一些省市相繼出臺政策,根據建筑種類分別對玻璃幕墻作出“禁用”、“慎用”、“不宜設置”的限定。8月份開始正式實施的《深圳市建筑設計規范》明確規定八類建筑部位不能使用玻璃幕墻,包括住宅、醫院(門診、急診樓和病房樓)、中小學校教學樓、托兒所、幼兒園、養老院的新建、改建、擴建工程以及立面改造工程等二層以上部位,建筑物與中小學校的教學樓、托兒所、幼兒園、養老院等毗鄰一側的二層以上部位,此外還有處在T形路口正對直線路段處的建筑物。
同時,該規定還明確以下幾類建筑應慎用玻璃幕墻:毗鄰住宅、醫院(門診、急診樓和病房樓)、保密單位等建筑物;城市中劃定的歷史街區、文物保護區和風景名勝區內;位于紅樹林保護區及其他鳥類保護區周邊的高層或超高層建筑。
另外,該規定還認為以下位置不宜設置玻璃幕墻:位于城市道路交叉口;城市主干道、立交橋、高架路兩側的建筑物20m以下和其余路段10m以下部位(高度平路面起算)。根據規定,如需設置玻璃幕墻,應采用低反射玻璃,考慮對鄰近建筑或周邊環境的影響。
問題并非無解決之道
從這些省市對玻璃幕墻的限制規定來看,其初衷主要是考慮安全和居民健康。不過在全國建筑門窗(詞條“建筑門窗”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幕墻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專家委員劉軍看來,這樣的規定不免“因噎廢食”。

全國建筑門窗幕墻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專家委員 劉軍先生
“現代光污染的問題確實越來越嚴重,不過只要安裝幕墻時能夠根據不同角度、方向、光照條件考慮投射位置,鍍上節能反射膜就可以解決光污染的問題。”劉軍認為,一些城市的規定遵循的是“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的思路。
中國幕墻網編輯部主任雷鳴則認為,玻璃幕墻存在的諸如光污染、自爆等問題,歸根結底“不是玻璃生產企業的問題”,而是“施工單位不會裝、設計師不會選、業主不會用的問題三方面前因,導致的一個必然結果”。
“光污染是因為甲方設計師追求效果盲目選擇高反射率膜系產品。外界看到的所謂破損實質僅有20%~30%才是真正自爆,很多都是設計、安裝不合理造成的。”
劉軍也認為自爆問題產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材料本身存在自爆因素、加工工藝如鋼化爐不均勻以及施工問題等。不過,這些都只是表面現象,深層原因在于設計理念導致的各種材料性能的不協調,導致誘導應力過大,造成鋼化玻璃的自爆等。
“如果不解決理念上的協調,這些問題是很難解決的。”劉軍強調說,“協調”這一概念很重要。“這個行業需要多一些專業的人,將這一理念應用到門窗幕墻行業中來,才能降低玻璃幕墻的自爆率。國外的玻璃幕墻為什么很少出現問題?因為他們很早就引入‘協調’的理念,國內的企業很多只是單純的模仿,受成本等因素 影響而降低配置,導致后續問題的出現。”

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 李會 副秘書長
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副秘書長李會認為,事實上,自爆、光污染之類的問題都已有對應的解決辦法,比如使用超白玻、夾層玻璃以及鋼化玻璃均質處理等,都可以杜絕玻璃自爆問題的產生,而Low-e玻璃的反射率已經很低,基本不會造成光污染。
非用不可的玻璃
禁用玻璃幕墻的規定出臺之后,一些非玻璃企業順勢為自己的人造板幕墻材料(詞條“幕墻材料”由行業大百科提供)造勢,在網絡上發布玻璃幕墻臨近“遲暮”的觀點,號稱自己的人造板“不僅成功解 決了玻璃幕墻的安全隱患問題,防光污染、防爆裂、防脫落、防火災、防滲水,而且色彩豐富,性價比高,而且抗震(詞條“抗震”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性、耐酸堿性等指標上遠優于玻璃幕墻”。
對于這些論調,李會認為,玻璃的采光、隔熱保溫、美觀等特點是其他材料無法代替的。玻璃幕墻又是高層建筑不可取代的建筑材料,所以仍會在很長時間內被應用。
部分玻璃生產廠商代表則承認,從保溫節能、材質的強度、安全性上考慮,普通玻璃的確比很多材料都要差,但通過深加工,諸如鍍膜、夾膠中空處理后,安全性、節能性得到大幅提升,是非常適合用于大型地標建筑的。同時人類與玻璃結緣了5000多年,為什么?因為玻璃的天然屬性包括質感、肌理等滿足的更多的是人類美學和心理上的需求,這是其他材料所無法比擬的。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把不節能的玻璃讓其相對節能起來,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因為它是無可取代的。玻璃最不節能,還有各種各樣的缺點,但卻是非用不可,所以就要找各種方案讓它變得盡可能的節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