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長沙市韶山南路井灣子的中國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的新建辦公大樓,是一座“會發電的樓”。大廈屋頂采用了中建五局自主研發的“中建”百葉式
非晶硅光電幕墻,整體墻面2500平方米,設計容量為100千瓦,年發電量約11萬千瓦時。據悉,這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非晶硅
太陽能光電幕墻示范工程。
作為耗能大國,我國的
建筑能耗占全社會總能耗的30%,如果加上
建材生產過程中耗掉的能源,與建筑相關的能耗將占到社會總能耗的46.7%。而中建大廈這棟“會發電的樓”實現了“從消耗能源的建筑到生產能源的建筑的轉變”,負責研制此幕墻的高級工程師李水生自豪地告訴記者。
光電幕墻是通過將多個太陽能光電池加固處理,利用
太陽能發電,達到節能的效果,實現
太陽能光伏發電與高效
節能建筑幕墻工程的一體化。它把太陽能轉換模板
密封在雙層
鋼化玻璃中,作為傳統
玻璃幕墻的組件與
建筑幕墻融為一體,再與
光伏發電系統的其他裝置(逆變器、蓄電池、控制器等)集成,既實現了傳統幕墻作為建筑維護結構的
隔音、
隔熱、安全、裝飾等功能,又可以通過光電轉化產生電能應用于建筑本身或并入城市電網,充分體現了建筑的智能化與人性化特點。而“中建”非晶硅光電幕墻與以往的
晶體硅光電幕墻相比,造價降低40%,發電量反而增加50%,
保溫性能更是提高了2倍以上。
這種光電幕墻也具有很好的環保效果。李水生工程師介紹說,1平方米非晶硅光電幕墻的年發電量與火電廠發等量的電相比,可減少二
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廢氣排放近60千克。如果湖南省光電幕墻達到100萬平方米,則每年可節約3萬噸標準煤,減少廢氣排放近6萬噸。
據了解,太陽能發電已經在國際市場上發展成了一個蓬勃的產業。美國、日本、德國等早在10多年前就提出“百萬屋頂計劃”,鼓勵使用光電幕墻,使建筑物體節能。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節能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