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電源饋線部分
·饋線走向路線
·線間或線對地絕緣電阻
·穿線管口
密封情況
·電纜端頭處理
·電源饋線與控制柜連接情況
(5)控制柜部分
·安裝位置和安裝的牢固程度
·外部接線
·通電試驗
(6)蓄電池部分
·開口型蓄電池按廠家說明書或通信電源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要求
·密封式蓄電池的箱體加工情況
·蓄電池的額定容量
(7)系統防護部分
·接地系統的位置和接地電阻
·防雷
接地裝置各部件連接方法
·避雷針的位置和高度
·設各蓄電池的
抗震設防
11 太陽能光伏建筑-體化原則
(1)生態驅動設計理念向常規建筑設計的滲透:建筑本身應該具有美學形式,而PV系統與建筑的整合使建筑外觀更加具有魅力。建筑中的pv板使用不僅很好的利用了太陽能,極大的節省了建筑對能源的使用,而且還豐富了
建筑立面設計和立面美學。
BIPV設計應以不損害和影響建筑的效果、結構安全、功能和使用壽命為基本原則,任何對建筑本身產生損害和不良影響的BIPV設計都是不合格的設計。
(2)傳統建筑構造與現代
光伏工程技術和理念的融合;引入建筑整合設計方法,發展太陽能與建筑集成技術。建筑整合設計是指將太陽能應用技術納入建筑設計全過程,以達到建筑設計美觀、實用、經濟的要求。BIPV首先是一個建筑,它是建筑師的藝術品,其成功與否關鍵一點就是建筑物的外觀效果。建筑應該從設計一開始,就要將太陽能系統包含的所有內容作為建筑不可或缺的設計元素加以設計,巧妙地將太陽能系統的各個部件融入建筑之中一體設計,使太陽能系統成為建筑組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達到與建筑物的完美結合。
(3)關注不同的建筑特征和人們的生活習慣;合適的比例和尺度:PV板的比例和尺度必須與建筑整體的比例和尺度相吻合,與建筑的功能相吻合,這將決定PV板的分格尺寸和形式。PV板的顏色和肌理必須與建筑的其他部分相和諧,與建筑的整體風格相統一例如,在一個歷史建筑上,PV板集成瓦可能比大尺度的PV板更適合,在一個高技派的建筑中,工業化的PV板更能體現建筑的性格。
(4)
保溫隔熱的
圍護結構技術與自然通風
采光遮陽技術的有機結合;精美的細部設計:不只是指PV屋頂的
防水構造,而要更多關注的是具體的細部設計,pv板要從一個單純的
建筑技術產品很好的融合到建筑設計和建筑藝術之中。
(5)光伏系統和建筑是兩個獨立的系統,將這兩個系統相結合,所涉及的方面很多,要發展光伏與建筑集成化系統,并不是光伏制作者能獨立勝任的,必須與
建筑材料、建筑設計、建筑施工等相關方面緊密配合,共同努力,才能成功。
(6)建筑的初始投資與生命周期內光伏工程投資的平衡;綜合考慮建筑運營成本及其外部成本。建筑運營體現在建筑物的策劃、建設、使用及其改造、拆除等全壽命周期的各種活動中,
建筑節能技術、太陽能技術以及生態建筑技術對與建筑運營具有重要影響。不僅要關注建筑初期的一次投資,更應關注建筑的后期運營和費用支出,不但要滿足民眾的居住需求,也要關注住房使用的耗能支出。另外,還應考慮二
氧化碳排放等外部環境成本的增加等。
12 規劃先行是太陽能光伏建筑-體化的關鍵
解決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解決建筑設計與太陽能施工的協調統一,其實在技術上并不是難題,真正的難點在于開發商的利益和公眾的節能意識。而這迫切需要政府部門在規劃預見性和規范性上先行一步。建議政府建設行政部門應提出或規定房屋建設與太陽能施工“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完成”的硬性要求。因此,面對日益嚴峻的能源形勢,
節能建筑的相關規范或強制性標準的出臺恐怕應當先行一步。在各級政府的政策導向和激勵機制的基礎上,提高職業培訓和公眾教育程度,加強產品(系統)檢測認證和建筑準人制度,完善規范標準及相關技術規程,發揮從企業到業主等各個層面的積極性,共同推進太陽能光伏建筑的有序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長貴,王斯成,太陽能光伏發電實用技術,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2] 崔容強,趙春江,吳達成,并網型
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
[3] 馮垛生,
太陽能發電原理與應用,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7
[4] 太陽光發電協會,劉樹民,宏偉譯,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設計與施工,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6
[5] 呂芳,江燕興,劉莉敏,曹志峰,太陽能發電.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幕墻專區 】
上一頁1234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