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過程檢驗和試驗
2.3.1質檢組負責制作部膜制作過程中的檢驗和試驗,監督制作部自檢、復檢的作業和記錄情況,進行跟蹤抽樣檢查。
2.3.2安裝部(安裝項目負責人)負責安裝過程中的檢驗和試驗,監督自檢、復檢的作業和記錄情況,進行跟蹤抽樣檢查。
2.3.3如果生產急需來不及在檢驗報告完成前就要轉入下一過程,可由總經理批準執行“例外轉序”規定。
2.4最終檢驗和試驗
在進貨檢驗和試驗、過程檢驗和試驗均完成且合格的條件下,進行最終檢驗。
安裝部負責執行最終檢驗,合格后再組織工程驗收。
2.5工作內容
2.5.1對公司下達的任務和圖紙仔細審閱,根據制作部、安裝部的工作規程,安排質檢組人員隨班工作。
2.5.2發現問題,及時和設計、制作、安裝等部門有關人員協商,分析原因,及時解決問題,并作好記錄。必要時報總經理。
2.5.3在自檢、互檢、復檢合格情況下,由質檢組、設計項目組等有關人員進行最終檢。全部合格后,在《制作產品(安裝工程)質量檢驗單》上依次簽字,并將相關資料交管理部蓋章歸檔。
3、膜材料檢驗過程控制
膜是一種
新型建筑材料, 具有強度大、使用年限長、易造型、但又有易劃傷、污染的特點, 因此膜材料在原材料檢驗及施工過程中的過程控制就尤為重要。
購進原材實行抽樣檢驗, 抽樣標準執行
GB2828-1987的規定, 如下表:

(4)以前大批量使用且質量很好的膜材采取放寬檢驗。
3.1數量
入庫的原材料數量(平米數)與所訂的數量相符。
檢驗方法:全檢,用總延米數乘以幅寬即為總平米數。
3.2質量
3.2.1外觀
每梱材料之間應無色差,且膜材表面光滑平整,無瑕疵、麻點、油絲等缺陷,若每捆(以50延米計)的缺陷不超過三處,則判定此捆材料合格。
檢驗方法: 用眼觀察。
3.2.2厚度
材料薄厚均勻, 且厚度的誤差值在±0.02mm以內,則說明此材料的厚度合格。
檢驗方法: 用卡尺每隔10米測量一次。
3.2.3幅寬
材料幅寬大于或等于廠家提供的數據,則判定此捆材料合格;否則,判定材料不合格。
檢驗方法: 用鋼卷尺每隔10米測量一次。
3.2.4長度
每捆材料長度大于或等于廠家提供的數據,或與合同約定相符,則判定此捆材料合格,否則判定不合格。
檢驗方法: 把材料打開, 用鋼卷尺測其長度。
3.2.5克重
每捆膜材料的克重與廠家提供的數據的誤差值在±30G/M2以內,則判定此捆材料合格,否則判定為不合格。
檢驗方法: 用秤稱測量每捆膜材的重量, 再除以每捆材料的平米數。
將以上數據填入《原材料檢驗記錄表》中。
3.2.6
抗拉強度 (1)重大項目或業主有要求,原材料的抗拉強度試驗送國家紡織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進行檢驗。
(2)由于強力機與材料進口國的檢測設備在
精度及技術等級等方面存在差異, 故檢測設備顯示的材料抗拉強度值基本上比廠家提供的材料抗拉強度小。在這種情況下, 把材料送到國家紡織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復檢多次, 證明材料抗拉強度值達到了廠家提供的性能要求。因此, 使用現有設備測量時, 規定材料的抗拉強度達到廠家提供的抗拉強度值的80%即為合格。
檢驗方法: 把十字形試片放在強力機上卡緊, 數值不回零, 啟動機器, 膜材被拉斷時, X向、Y向顯示的值即為材料的經緯向抗拉強度值, 并用打印機打印出數據。
將數據填入《原材料抗拉強度檢驗表》中。
(3)原材料抗拉強度試片的制作
(4)在材料邊緣及強度相對較弱的部位選取做試片用原料。
(5)以經向線, 緯向線為基準畫線剪裁, 以確保試片經、緯向互相垂直。
(6)每捆做兩個試片, 兩個試片的抗拉強度值相差母膜抗拉強度的10%以內, 則證明試驗結果真實可靠。
4、熱合試片制作檢驗
4.1此試片是從模擬工藝要求的各種熱合層數和熱合形式做出最佳熱合結果的熱合膜片上選取制作而成。
上一頁123456789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