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原材料進廠及質量控制
本工程所用原材料都必須在合同簽訂后30天內全部落實,其中桿件和螺栓球原材料必須在合同簽訂后15天內提供制作加工,樣品材料必須在合同簽訂后7天內提供檢驗和工藝評定。
本工程原材料采購和進廠質量控制將嚴格按業主(
招標文件)要求及公司質量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規定控制,確保各種原輔材料滿足工程設計要求及加工制作的進度要求。
對本工程的材料供應,各部門履行以下職責,以充分保證材料的及時供應和質量控制。
①設計院及技術部根據標準及設計圖及時算出所需的各種原輔材料和外購零配件的規格、品種、型號、數量、質量要求以及設計及甲方指定的產品的清單,送交綜合計劃部。
②綜合計劃部根據公司庫存情況以及技術部提供的原輔材料清單,及時排定原材料及零配件的采購需求計劃,并具體說明材料品種、規格、型號、數量、質量要求、產地及分批次到貨日期,送交供應部采購。
③供應部將嚴格按技術部列出的材料的品種、規格、型號、性能的要求進行采購,嚴格按程序文件要求到合格分承包方處采購。具體將根據合格分承包方的供應能力,及時編制采購作業任務書,責任落實到人,保質、保量、準時供貨到廠。對特殊材料應及時組織對分承包方的評定,采購文件應指明采購材料的名稱、規格、型號、數量、采用的標準、質量要求及驗收內容和依據。
④質管部負責進廠材料的檢驗、驗收,根據設計要求及作業指導書的驗收規范和作業方法進行嚴格進貨檢驗。確保原材料的質量符合規定要求。
本工程所用的材料主要為各種鋼管、
鋼板、焊絲、焊條、油漆等,必須按ISO9001標準的程序文件和作業指導書規定要求由合格分承包方供應以及進行進廠前的檢驗、化驗、試驗。其他輔助材料如焊劑、氧氣、乙炔、二
氧化碳等也都必須由合格分承包方供應并按規定項目進行檢查。所有采購的原材料均應由計劃部提前制定采購需求計劃,并應具體明確每批次材料的到貨期限、規格、型號、質量要求、數量、采用的
技術標準等,各主要材料檢驗的主要項目除核對采購文件外,具體見下表:

⑤倉庫根據程序文件及作業指導書要求,入庫材料必須分類、分批次堆放,做到按產品性能進行分類堆放標識,確保堆放合理,標識明確,做好
防腐、
防潮、
防火、防損壞、防混淆工作,做到先進先出,定期檢查。特別是對焊條、焊絲、焊劑做好防潮和烘干處理,對油漆進行保質期控制。
3、制作加工的工藝流程及技術措施
本工程廠內制作的主要產品有螺栓球、桿件、檁條,其制作過程主要為:
3.1網架結構零部件加工工藝規程
①桿件
a.由鋼管與錐頭或封板(錐頭或封板內裝高強度螺栓)組成.
b.制作按下述工藝過程進行:
鋼管采購→檢驗材質、規格、表面質量→下料、開坡口→與封板或錐頭組裝點焊→正式焊接→桿件尺寸及焊接質量檢驗→拋丸除銹處理→涂裝。
c.鋼管下料及坡口采用QB19-1A及QZ11-16×3500自動管子
切割機床一次完成。
d.桿件組裝點焊:按翻樣圖規定取配對的鋼管、錐頭或封板以及高強栓采用在胎具有組裝點焊。
e.桿件連接焊接采用NZC-2×500全自動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
連接焊縫與鋼管等強以上,焊絲采用H08Mn2siA。
f.桿件施焊應按
GB50205-2001《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和《建筑鋼結構焊接規程》規定執行。
g.在Z062全自動桿件拋丸銹機上進行桿件拋丸除銹,合格后進行表面涂裝。
②螺栓球
a.螺栓球按下述工藝過程進行:
圓鋼下料→鍛造球坯→
正火處理→加工工藝孔及其平面→加工各螺栓孔及平面→打印加工號、球號→除銹處理→防腐處理。
b.圓鋼下料采用
鋸床下料,
坯料相對高度H/D為2~2.5,禁用氣割。
c.鍛造球坯采用胎模鍛,鍛造溫度在1200℃~1150℃下
保溫,使溫度均勻,終段溫度不低于850℃,鍛造設備采用空氣錘或
壓力機。鍛造后,在空氣中自然正火處理。
d.
螺紋孔及平面加工應按下述工藝過程進行:劈平面→鉆螺紋底孔→孔口倒角→絲錐攻螺紋。
e.螺紋孔加工在
車床上配以專用工裝,螺紋孔與平面一次裝夾加工。
f.在工藝孔平面上打印球號、加工工號。
g.按設計要求進行防腐處理。
上一頁123456789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