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 多點溫度趨勢控制
由于熔化部、冷卻部的溫度波動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到液流情況。另外冷卻部稀釋風量的變化和冷卻部冷卻條件的改變以及冷卻部的保溫狀況的改變,也會引起液流的變化,因此,對于溫度的良好控制尤為重要。一般熔窯熔化溫度制度的控制采用小爐垛光學溫度曲線控制,但在該超薄玻璃生產線,除了采用光學測溫表測量小爐垛溫度控制溫度曲線外,還引入了多點溫度趨勢控制:采用3#。碹頂熱電偶溫度(T)來控制熱點的溫度趨勢,保證玻璃澄清均化的正常穩定;采用控制流道溫度趨勢(T2)來控制冷卻部微調風量和液流的表層溫度,間接影響玻璃液在冷卻部的滯留時間;采用控制冷卻部池底熱電偶溫度趨勢(T3)來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冷卻部的玻璃液的物化性質,從而在一定程度影響到液流情況,最終實現熔化的穩定以及玻璃宏觀質量不受影響。具體的溫度取值見圖7所示。

圖8所采集的數據取自2002年7月1日~7月31日,每天取固定點時間的溫度進行數據分析。從圖8可以看出,流道溫度(T2)和冷卻部池底熱電偶溫度(T3)總體上波動較小,整月內呈平穩勢態,3#碹頂熱電偶溫度(T )存在小幅的波動,從線性誤差分析來看,是在一個均值附近進行振蕩。

3.3 熱負荷交叉調整控制
在不同拉引量時,為了保證T、T2、T3三點溫度的良好控制,就必須對各小爐的熱負荷進行重新分配。在整個降低拉引量的過程中,以及在穩定拉引量生產期間,熱負荷的交叉調整首先采用了以3碹頂熱點溫度(T)—— 熱電偶溫度和光學溫度相兼顧的原則,較大幅度調整負荷,隨后以冷卻部池底溫度(T3)小數點后的變化,微調熱負荷,同時,也結合流道溫度(T2)的變化情況,進行有機的調整,確保進入成形的玻璃溫度的真實性。具體的熱負荷交叉調整過程如表3所示。

3.4 風油比與火焰氣氛兼顧控制
隨著拉引量的降低,各小爐逐步實施熱負荷交叉調整,因此各小爐的風油比也要伴隨熱負荷進行適當的調整,除了保證火焰韻正常燃燒外,還必須兼顧各小爐的火焰氣氛,使1和2小爐氣氛呈還原性,4#和5#小爐氣氛呈氧化性。
4 效果對比
在2002年7月1日~7月31日期間,拉引量經歷由高向低(233 t/d一150 t/d) 的較大變化。將7月的點狀缺陷進行統計,其中每天由熔化引起的如氣泡、雜物等缺陷在當天點狀缺陷中所占的比例如圖10所示。

從圖10可以看出,在拉引量大幅變化的情況下,通過采取合理的熔化控制技術,將每天由熔化引起的如氣泡、雜物等缺陷,其在當天點狀缺陷中所占的比例可以被有效地控制在一個相對穩定的范圍內。
5 結語
在超薄浮法玻璃不同品種拉引量變化時,通過采用合理的熔化控制技術,使得熔窯內玻璃液流、玻璃液溫度場和速度場基本維持原始的直流流速和流層厚度,保證其在一個較小的范圍內波動,不給生產作業和玻璃的宏觀質量帶來影響,確保超薄浮法玻璃產品質量的連續穩定。
參考文獻
[1]華東化工學院,武漢工業大學,等編.玻璃工藝學.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64年
[2]華東化工學院,武漢工業大學,等編.硅酸鹽工業熱工過程及設備.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0年
[3]保松申.玻璃熔窯三維數學模擬的應用.玻璃.2001.2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