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目前門窗設計上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前言
門窗是建筑外
圍護結構的開口部位,是抵御風雨塵蟲,實現建筑熱、聲、光環境等物理性能的極其重要的功能性部件,并且具有
建筑外立面和室內環境兩重裝飾效果,直接關系到建筑的使用安全、舒適節能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它必須具有
采光、通風、防風雨、
保溫、
隔熱、
隔聲、
防塵、防蟲、
防火、防盜等多種使用功能,才能為人們提供安全舒適的室內居住環境;同時作為建筑外墻和室內裝飾的一部分,其結構形式、材料質感、表面色彩等外觀效果,對建筑物內外的美觀協調起著十分重要的功能和裝飾作用。
近10年以來,我們的新建筑存在以下幾大問題:建筑中大部分采用無色透明
玻璃的
鋁合金門窗和
塑鋼門窗,許多建筑都采用近乎密閉式的大玻璃窗、落地玻璃(陽臺)門等設計,但極少考慮節能、
遮陽和通風措施,大大增大傳人屋里的
太陽輻射熱量,外墻體與門窗的保溫性能不匹配。
我國早在1993年頒布了相應的規范《
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1996年頒布了《民用
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采暖居住建筑部分)》,2001年頒布了《夏熱冬冷地區
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這些規范的頒布,也反映了我國建筑節能的發展軌跡:由北向南,由居住建筑到
公共建筑。但由于種種原因,執行力度并沒有廣泛深人。
但2005年7月1日頒布實施的《
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中,有許多條款被列人國家的強制性條文內,相應地各地政府發布了具有地方法律效力的法令,上海市在2005年6月13日發布的政府令第50號《
上海市建筑節能管理辦法》強制規定:自2005年7月15日起新建住宅與政府投資的公共建筑必須進行節能設計。《辦法》的第九條與第十條分別對設計單位與圖紙審查機構提出具體的要求。所以,對于建筑的節能設計,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期。目前我國市場上的門窗還是有比較多的問題,本文從門窗本身的設計方面簡單論述一下。
二、目前門窗設計上存在的問題
1,窗戶面積趨向大型化
現在的時尚一般都是追求大采光、大通風,隨之設計出的大窗型,就留下了個主要隱患:
A、單樘窗戶面積過大,造成
型材、
五金件負荷過載,給窗戶的性能帶來了影響;
B、為了提高抗
風壓、水密、
氣密性,不得不增加鎖點、鎖座的個數,及增加型材的
強度,但同時帶來了成本的提高和傳動系統的整體
可靠性的問題。因為零件越多,可靠性越低;
c、開啟窗戶過大給節能帶來了嚴峻的課題。
2.窗墻面積比過大
如今,由于時尚的追求,在建筑設計中窗戶面積占了越來越多的部分。在《公共
建筑節能設計標準》中,對窗墻面積比有一個明確的說法:強制規定“建筑每個朝向的窗墻面積比均不應大于0.7”。
新標準中規定,對寒冷和嚴寒地區,確定
傳熱系數K值,應按兩個條件:即體形系數和窗墻面積比來決定。這樣,貫徹《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要糾正一個錯誤認識:即窗的K值,在一個地區或地點,不是
固定一個值,而是根據體形系數和窗墻面積比來確定。例如,
哈爾濱市屬于嚴寒地區A區,其K值確定是:體形系數<=0.3和窗墻面積比<=0.2時,窗的K值只許選用<=3.0W/m
2.K;而體形系數<=0.4和窗墻面積比<=0.7時,窗的K值只許選用<=1.5W/m
2.K;從這一點看出,像普通的單玻
鋁合金窗(傳熱系數K=6.4W/m
2.K)在寒冷和嚴寒地區是不可能再用了。像雙玻、
中空、雙腔、充
惰性氣體、
鋁合金斷熱型材,這種窗體構造的傳熱系數能達到K=1.5-3.0W/m
2.K,在北方地區會大量使用。
同樣對夏熱冬冷地區和夏熱冬暖地區,只要求窗墻面積比與傳熱系數和
遮陽系數的限制。例如,上海市處于夏熱冬冷地區,若窗墻面積比為0.2<=至<=0.3時,窗的K值只許選用3.5W/m
2.K,遮陽系數sc為<=0.55;若窗墻面積比為0.5<=至<=0.7時,窗的K值只許選用2.5W/m
2.K,遮陽系數SC為<=0.40/0.50。這樣,對窗的設計,一個地區一個窗型的思路就改變了。要形成系統窗型,以滿足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具體要求,從而作到合理的“性價比”。如果認真貫徹執行《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使窗戶設計的大小必須滿足標準要求,墻面積比過大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2004年5月1日起,北京市開始執行首部針對百姓住宅工程的門窗
技術標準—北京市工程對設技術標準《住宅
建筑門窗應用技術規范》,其中將外窗的傳熱系數(K值)由過去的3.5W/m
2.K限制到了2.8W/m
2.K以內,這意味著北京新竣工的建筑項目上所安裝的
鋁合金門窗將全部采用
隔熱鋁合金型材和
中空玻璃。值得關注的是,此規范為北京市強制性標準。
上一頁123下一頁